医院新闻
肿瘤防治周 I 北京口腔医院义诊活动现场,专家“手把手”防癌教学
2025年4月15-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4月15日至4月18日,北京口腔医院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便民义诊活动,在主院区、王府井院区、西红门部和拱辰部张贴宣传海报,并在义诊现场安置了宣传背景板和横幅。
12名来自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和口腔黏膜科的临床业务骨干服务周边社区居民和来院就诊患者及家属,发现口腔黏膜可疑病变8例、需进一步检查的肿块4例。
义诊活动范围包括:口腔良性、恶性肿物早期诊断及治疗科普宣教;口腔黏膜病筛查及口腔黏膜常见病的护理指导;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健康宣教;口腔肿瘤术后康复及营养支持等内容。
科普宣教
筑牢防癌“第一关”
活动现场,专家团队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溃疡不愈、黏膜白斑等口腔肿瘤的早期症状;吸烟、饮酒、HPV感染等高危因素;“牙龈出血只是上火”“口腔肿块不痛不用管”等常见误区。引导居民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意识。
专业筛查
抓住早诊“黄金期”
专家们为居民提供免费面诊、触诊等初步评估。针对10%口腔黏膜异常增厚、不明原因肿块等存在异常体征的居民,现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进一步病理检查或影像学诊断,确保可疑病例“不漏筛、不延误”。
个性化指导
构建健康“防护层”
专家根据个体风险因素(如吸烟史、家族史等)提出针对性建议:为老年患者制定定期口腔黏膜检查计划;指导关注HPV疫苗接种;为不良生活习惯者设计戒烟限酒方案。通过“一对一”健康咨询,使90%以上参与者掌握了口腔自检方法。
防癌小贴士
每月一次口腔自检:对镜观察黏膜颜色、触摸是否有硬结。
长期吸烟/饮酒者、HPV感染者、有家族史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