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简介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创建于1945年,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和口腔医学研究机构,作为市属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隶属于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医院现分为天坛部、王府井部和西红门部三个院区,天坛部位于古老的天坛公园西南侧;王府井部位于北京市王府井中心商业区的锡拉胡同;西红门部位于京开高速辅路大兴区西红门医院内。依据北京市政府规划,医院按照“一址多点”的布局要求,天坛部拟整体搬迁至丰台区花乡地区,迁建工程项目已于2019年正式奠基开工。 北京市牙病防治所挂靠我院,承担着北京市牙防网络建设重任,牵头指导北京市16个区开展为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免费氟化泡沫预防龋齿项目,累计惠及百余万人次;同时开展哨点监测项目为北京市政府报告提供数据。带领北京市牙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牵头成立“京津冀口腔卫生保健协作中心”并任主任单位。医院是北京市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基地,是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保障医院,同时与“微笑列车”“嫣然天使”等基金合作开展公益项目。北京口腔医学会挂靠在我院,促进口腔医学科技的交流、普及与推广,促进口腔医学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对引领推动北京市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医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拓展科研领域,形成口腔医学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互促进,综合性研究与专题研究紧密配合的良性循环,在口腔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口腔临床医学和口腔基础医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设有基因治疗分子生物学、口腔微生物、口腔生物材料、组织细胞培养等多个实验室,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芬兰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了多项合作课题的研究。医院同时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全牙再生与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口腔组织功能重建”,首都医科大学“口腔颅颌面畸形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以王松灵院士、白玉兴教授、范志朋教授、刘怡教授等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发挥引领作用,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建立起整体素质、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均衡发展的创新团队。医院拥有院士、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奖励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奖励基金、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使命”计划、“登峰”计划等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 |
|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简介 |
|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承担着口腔医学专业本科、长学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等多层次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任务。口腔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口腔医学实践技能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卫生计生委认定的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成长为具有国内一流规模与水平的医教研防学科群体和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口腔医学院设有牙体牙髓教研室、牙周教研室、口腔黏膜教研室、口腔儿科教研室、口腔预防教研室、口腔正畸教研室、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基础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教育与行为学教研室等11个教研室。另设口腔放射教学组、口腔组织病理教学组、口腔种植教学组、老年口腔医学教学组等4个独立教学组。教师及教学辅助人员3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71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 自口腔医学院成立以来,始终以我国口腔医学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首都医科大学发展战略和定位为基础,在“厚德博才、严精勤谨”院训的指导下,在一代代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口腔临床医学和口腔基础医学均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是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获得多项北京市及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已有1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 2003年,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基础上,以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为挂靠单位,整合首都医科大学19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口腔学科资源,成立口腔医学系,搭建了口腔学科建设发展平台,承担起学校口腔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教学职务评聘、导师遴选、研究生培养、专业课程建设等学术引领和学术评价责任,为实现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内一流规模的高水平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中心的目标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