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知识问答
口腔粘膜起水疱可能会是什么病?
有可能引起口腔粘膜水疱的疾病较多,如果起的水疱较大,就有可能是天疱疮或者是良性粘膜类天疱疮。天疱疮和良性粘膜类天疱疮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
天疱疮在临床上可分为四型,在口腔中最常见的是寻常型天疱疮,口腔是最早出现病损的部位,易发生于软腭、硬腭、咽旁等易受摩擦的部位。起疱之前可有咽干、口干等症状,所起的水疱为单个发生的水疱,疱壁较薄,极易破溃,出现较大面积的糜烂面,新鲜的糜烂面伪膜少,不出血。糜烂面不易愈合,易继发感染,形成较厚的黄白色伪膜。因糜烂面的长期存在,对患者的进食、说话、吞咽等功能均有影响。
皮肤可与口腔粘膜同时出现水疱,也可在口腔粘膜出现水疱之后出现,好发于前胸、躯干、头皮、腋窝、腹股沟等易受摩擦的部位。在正常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水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糜烂面,表面有结痂形成。愈合后可留下较深的色素。皮肤损害的自觉症状为轻度瘙痒,发生糜烂时可有疼痛。
天疱疮如不及时治疗,仍继续发展,可不断出现新的水疱,由于大量的水、电解质、蛋白质从疱液中消耗,患者可出现恶液质,并发感染。如长期反复发作,可因感染导致死亡。
天疱疮的治疗以肾上腺激素治疗为首选,可适当应用免疫抑制剂。由于大疱以及大面积的糜烂面造成大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丧失,应当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同时应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局部治疗有利于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良性粘膜类天疱疮最早出现症状是在牙龈,也是病损出现的最常见部位。在龈缘及附着龈上出现红斑,其上出现水疱,疱壁较厚,不易破溃。破溃后形成糜烂面,色鲜红。其临床表现与慢性牙龈炎极为相似,易误诊为牙龈炎。除牙龈以外,在口腔的其他部位粘膜均可出现水疱。最常见的部位是硬腭、颊部。如损害发生在悬雍垂、软腭、舌腭弓、咽腭弓、扁桃体等部位可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愈合后出现瘢痕,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畸形。如病损出现在口角区因瘢痕粘连导致畸形,引起张口受限。
良性粘膜类天疱疮除口腔粘膜发生病变以外,还可出现眼部损害,患者自觉发痒、剧痛,眼部早期损害为单纯性结合膜炎,反复发作可以引起眼睑与眼球粘连,造成睑内翻、倒睫以及角膜受损,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因此眼部病损应及时治疗,不要延误。
除口腔粘膜、眼部以外,在皮肤上也可出现水疱,主要在面部、头部、胸、腹、腋下、四肢屈侧等部位出现,水疱疱壁较厚,不易破溃,破溃后可形成溃疡,表面有结痂形成。
良性粘膜类天疱疮发展缓慢,预后较好。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局部用药可以防止继发感染,促进糜烂面的愈合。应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牙周洁治。较严重者可全身应用激素治疗。
上一篇: 如何治疗和防治黏膜血疱?
下一篇: 为什么嘴唇上会出现黑斑?会不会发生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