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口腔人战“疫”日记
14
星期五
2020年2月
今天是白色情人节哎!
应该留下个纪念吧。
2020年2月14日,北京,雪,大朵大朵的,但是没有给口腔医院空荡荡的停车场披上白色的外衣,只在地上留了点冷水,暗暗清清。
我和小唱还有各个科室的值班医护静静待在临时设立的“综合门诊”诊室。患者不多,都戴着各式口罩,很难分辨他或她的真容。
对于口腔治疗来说,在一个小小的口腔,一颗小小的牙齿上的操作,需要的是精准和技巧,而牙钻和超声波机器产生的水汽、气溶胶污染属于小范围的密集扩散,包括牙椅的回流系统都有增加感染的风险。
医院给我们配备了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具,随处可见的免洗手消毒液,随处可见的防护提示,都在提醒着我们,现在是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感控是头等大事。看到急诊和牙体牙髓专业的医生护士把治疗巾围在脖子上,全副武装,心中不禁生出感动和钦佩。这一切的努力,就一个特简单的理由:
让患者别太疼,别太肿。
两周前,医院通知组建综合门诊区,各科室从2月3日起安排人员轮值。科室微信群里,一呼百应,尤其那个小胡,从一开始就嚷着他是多么的“闲”,可以每天都来值班。
开诊第一天,护士长来得很早,把所有我们牙周专业需要的器械和药品都搬了过来,事无巨细看好家,是我们的护士长最大优点。所以,当她一个人守在诊室里清点核对,我就好像看见了故事里的老管家,虽然一天到晚的皱眉头,但是在大事儿面前,绝不含糊。
牙体牙髓科的侯主任,是“非常时期”综合门诊的总负责人。已过知天命的年纪,似乎没有什么岁月的痕迹留在脸上,当然我也看不清,因为口罩。
我只知道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在我们大多数人宅家里的时候,他会在综合诊区的每一间诊室走过,和每一位值班医生护士打招呼,聊上几句,嘱咐注意诊疗安全。口罩背后的笑容和关怀让人立即觉得轻松了,也更安心、放心了。
“今天是白色情人节哎!应该留下个纪念吧。”一天的“战疫”门诊结束,我们掏出手机,用酒精棉球擦了又擦,自拍到朋友圈,顺便美颜一下,其实是给那个口罩美颜了,呵呵!
不为点赞,只为记录这不同寻常的一天。
2003年,我已经记不清很多了。我也曾独自一人坐在一辆没有其他乘客的公交车上去上班,一切都模糊了。唯一清楚的是都过去了,一切都恢复了平常。
我想,在面对困苦和死亡的时候,只要怀抱敬畏,做好自己,不愧良心,坚守本心,一定都会过去。
惟愿寒风过,与你赴河山!
作者:北京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医师 季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