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口腔人在一线丨护士长的不放心VS.“小姑娘”的肯担当
正畸科护士长李娟带领来自不同科室的几位年轻护理骨干于3月19日赴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加入北京口腔医院医疗队的大家庭。
17年前,李娟曾在小汤山抗击非典一线奋战两个多月,那时候她还是一名军人。而今,再上小汤山,她信心满满:“作为一个亲历“非典”的退伍老兵,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在李娟看来,进入隔离区工作不算什么,最让她担心的是团队里那些年轻的护士,她们中年龄大的也才二十五六岁。李娟说,“孩子们太小了,来了就上夜班,我担心了一宿”。
而对于95后来说,她们并没有人们想象地那么脆弱,小姑娘们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反而觉得这里的生活“平淡而充实”。
护士赵莹在出发前一天,剪掉了齐腰长发。
她说,咔嚓一剪子就没了,有点遗憾但不后悔,三年就能留回来!
病区接收需复查人员的第三天,就收到了锦旗和感谢信,让赵莹激动不已,“我们病区超厉害,可以吹一辈子那种!”
护士韩璐,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换成了身穿防护服的背影,面对迷雾森林,写上了“勇往直前”四个大字。
她说,这段日子特别有意义,是成长路上的美好经历。因为同组的战友没有机会在一起合影,韩璐把就把大家的照片p在了一起,起名叫做“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护士王策喜欢和战友们一起在防护服上“搞创作”,她说,“那群喜欢在校服上画画的孩子都长大了!我们可以独当一面了!”
一次送需复查人员出院,一路上他们都在真诚地表达感谢,让王策感觉很温暖,也很努力地和他们聊天。
当目送需复查人员上车离开后,王策赶紧找了一个没人的角落,扶着墙使劲喘了好几口气,她说,“当时真的觉得有些缺氧了,不过习惯了就会好很多!”
护士王怡只有23岁,报到第一天就上了夜班,真切地体会到,穿着防护服真的很憋,口罩真的会把鼻子压出“晒伤妆”(压疮),压疮也真的很疼。但王怡说,所有的前辈都是这么坚持过来的,我又有什么不可以。
和很多留学生年龄相仿,沟通起来更顺畅,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能及时帮助解决,让王怡很有成就感。
她说,在这里我很快乐,老师们都很照顾我,但我更希望老师们把我当成同事,不要当成小孩子,我的肩膀也可以为她们分担。
图片:北京口腔医院医疗队
采编:武超
上一篇: 口腔人在一线丨勇气,在那一刻被“点燃”
下一篇: 口腔人在一线丨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