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人文医院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专题专栏

医学人文 | 信任,是治愈疾病的“良方”

作者:关晓兵 来源:北京医管 发布时间:2023-12-0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前段时间,来自长白山的孟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我的诊室。她的左侧舌部发白已经有四年了,逐渐加重并且出现疼痛,备受折磨,故而千里迢迢来北京找我看病。

  根据她的病情,我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诊疗计划,并给她们进行了详细解释。她的依从性很好,说既然来到北京找专家看,就全听医生的安排。我为她取了病理,病理结果只是说有异常增生出现,幸运的是没有发生癌变。因为路途遥远,这期间她和她的丈夫一直住在医院附近的旅馆里没有回家。我根据其他的检查情况告诉她可以回家了,但是1个月以后要再来复查,回家后一定要按照制定的诊疗计划,把牙齿的问题解决好。孟女士一直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担心,甚至有些焦虑,害怕听到“癌变”两个字。听到我这样说,她放心不少,说一定按照我的要求去把牙治好。但是,她又担心号不好挂,过一个月再来,未必能找到我,就问能不能帮她预约一个号,我答应了。虽然她的病理结果没有癌变,但毕竟是有异常增生,癌变风险还是存在的,这也让我较为担心。

  一个月后,她按时来复诊,开心地告诉我说左侧舌部偶尔还会出现疼痛,但是比以前明显减轻,并且听了我的话在当地把牙的问题都解决好了。我检查后发现,她的左侧舌部还是有一块颗粒状增生的病损,情况并不好。我再次为她进行了手术切除及活检。病理结果是重度异常增生伴有苔藓样变,依然没有出现她最害怕的情况。其实患者口腔里的这种情况对于医生来说,是较难管理的疾病,非常容易复发甚至癌变。由于专业知识局限,普通老百姓很难看懂病理报告。

1.png

  我拿着这份病理报告,一字一句为她讲解:现在的病情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还需要怎样治疗等等,我告诉她除了用药以外,还需要定期复查、长期随访。经过几次诊疗,孟女士已经对我非常信任,她虽然对自己的疾病有些焦虑,但经过我的开导逐渐树立了信心。

  就这样,孟女士每间隔3个月就来北京复诊一次,随着病情逐渐好转,改为半年直到一年一次。后来受疫情影响,孟女士两年多没能来京复查,但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打电话给我汇报她的近况。今年5月,孟女士再次来到我的诊室,见到我非常兴奋:“关主任,你好啊,我们终于又见面啦!你挺好吧?我一直想来看你,但是不能来,可想你啦!我的舌头也没事儿,挺好的,但是我一定要让你看看检查检查我才放心!快十年了,要是没有你我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

  我连忙说道:“您别这么说,看到您一直这么好、这么健康我也很开心,能为您解除病痛是我的责任,我很高兴!”

  我们常说情绪影响人的健康,对于口腔黏膜病来说,许多疾病又都与情绪密切相关。回想这十年,孟女士从焦虑、担心,到现在坦然面对,心态越来越好,越来越平和,病情也在好转。还记得几年前每次复诊时,面对她的焦虑担心,我都耐心开导,告诉她情况如何,帮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孟女士不太识字,每次都是丈夫陪伴来看病,来一趟北京非常不易,又不会用系统挂号。所以每次买机票前,一定会和我电话确认能否前来复查,这也让我感到家人的关心关爱对患者战胜疾病同样重要。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都希望能够“药到病除”,但对于大多数疾病,我们能做的并不多。安慰、关心、帮助患者是医者的责任。而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用有温度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去关心、关爱患者,则是医者不变的初心。我们所做的一切换来了患者的信任。这信任弥足珍贵,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信任闪闪发光,是治愈一切疾病的“良方”。

  作者简介

2.png

口腔黏膜科 关晓兵

  关晓兵,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科主任、党支部书记,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黏膜教研室主任,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口腔黏膜病诊疗工作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项,参编专著7部。长期从事口腔黏膜病诊疗以及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