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格
查
询 查
询
说
明
格
查
询 查
询
说
明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计价单位 | 收费标准 | 项目内涵 | 除外内容 | 价格构成 | 收费依据 | 服务产出 |
---|---|---|---|---|---|---|---|---|
300162 | 免疫球蛋白G(IgG)定量测定 | 项 | 15 | 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签收、处理,定标和质控,检测样本,审核结果,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或人工登记,发送报告;按规定处理废弃物;接受临床相关咨询。 | 京医保发〔2018〕1 号 | |||
300163 | 免疫球蛋白M(IgM)定量测定 | 项 | 15 | 样本类型:血液。分离血清,校准分析仪,检査试剂,样本上相关检测仪器操作,同时作质控,审核检验结果,发出报告,检测后样本留验及无害化处理。 | 京医保发〔2018〕1 号 | |||
300342 | 肌钙蛋白Ⅰ(TnI)测定(麻醉科专用) | 项 | 100 | 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签收、处理,定标和质控,检测样本,审核结果,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或人工登记,发送报告;按规定处理废弃物;接受临床相关咨询。 | 京医保发【2018】1号 | |||
300343 | 肌钙蛋白Ⅰ(TnI)测定 | 项 | 100 | 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签收、处理,定标和质控,检测样本,审核结果,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或人工登记,发送报告;按规定处理废弃物;接受临床相关咨询。 | 京医保发【2018】1号 | |||
300459 | 总胆红素(T-Bil)测定 | 项 | 5 | 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签收、处理,定标和质控,检测样本,审核结果,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或人工登记,发送报告;按规定处理废弃物;接受临床相关咨询。 | 京医保发【2018】1号 | |||
300460 | 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 | 项 | 5 | 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签收、处理,定标和质控,检测样本,审核结果,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或人工登记,发送报告;按规定处理废弃物;接受临床相关咨询。 | 京医保发【2018】1号 | |||
310357 | MarkowitzⅠ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 单侧 | 650 | 指鼻眶筛区线性骨折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根据情况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0358 | MarkowitzⅠ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儿童) | 单侧 | 845 | 指鼻眶筛区线性骨折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根据情况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0359 | MarkowitzⅠ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双侧加收) | 单侧 | 390 | 指鼻眶筛区线性骨折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根据情况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0361 | MarkowitzⅡ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 单侧 | 705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不伴骨缺损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必要时探查眶内侧壁。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0362 | MarkowitzⅡ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儿童) | 单侧 | 916.5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不伴骨缺损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必要时探查眶内侧壁。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0363 | MarkowitzⅡ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双侧加收) | 单侧 | 423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不伴骨缺损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必要时探查眶内侧壁。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0365 | MarkowitzⅢ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 单侧 | 759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内眦韧带移位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鼻眶筛区骨折区域,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解剖分离出内眦韧带断端,探查眶内侧壁,先行眶内侧壁及中央骨段植骨重建,修整固定植骨块,再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取骨术、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0366 | MarkowitzⅢ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儿童) | 单侧 | 986.7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内眦韧带移位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鼻眶筛区骨折区域,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解剖分离出内眦韧带断端,探查眶内侧壁,先行眶内侧壁及中央骨段植骨重建,修整固定植骨块,再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取骨术、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0367 | MarkowitzⅢ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双侧加收) | 单侧 | 455.4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内眦韧带移位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鼻眶筛区骨折区域,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解剖分离出内眦韧带断端,探查眶内侧壁,先行眶内侧壁及中央骨段植骨重建,修整固定植骨块,再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取骨术、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23 | MarkowitzⅠ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同切口第二手术) | 单侧 | 455 | 指鼻眶筛区线性骨折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根据情况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24 | MarkowitzⅠ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同切口双侧加收) | 单侧 | 455 | 指鼻眶筛区线性骨折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根据情况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25 | MarkowitzⅠ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传染病加收) | 单侧 | 195 | 指鼻眶筛区线性骨折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根据情况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26 | MarkowitzⅠ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并发症、伴随症加收) | 单侧 | 195 | 指鼻眶筛区线性骨折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根据情况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27 | MarkowitzⅡ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同切口第二手术) | 单侧 | 493.5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不伴骨缺损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必要时探查眶内侧壁。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28 | MarkowitzⅡ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同切口双侧加收) | 单侧 | 493.5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不伴骨缺损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必要时探查眶内侧壁。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29 | MarkowitzⅡ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传染病加收) | 单侧 | 211.5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不伴骨缺损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必要时探查眶内侧壁。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30 | MarkowitzⅡ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并发症、伴随症加收) | 单侧 | 211.5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不伴骨缺损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探查鼻眶筛区骨折区域、内眦韧带附丽,眶内侧壁,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先将中央骨段复位内固定,再作内眦韧带的再附丽(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必要时探查眶内侧壁。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31 | MarkowitzⅢ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同切口第二手术) | 单侧 | 531.3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内眦韧带移位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鼻眶筛区骨折区域,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解剖分离出内眦韧带断端,探查眶内侧壁,先行眶内侧壁及中央骨段植骨重建,修整固定植骨块,再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取骨术、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32 | MarkowitzⅢ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同切口双侧加收) | 单侧 | 531.3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内眦韧带移位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鼻眶筛区骨折区域,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解剖分离出内眦韧带断端,探查眶内侧壁,先行眶内侧壁及中央骨段植骨重建,修整固定植骨块,再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取骨术、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33 | MarkowitzⅢ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传染病加收) | 单侧 | 227.7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内眦韧带移位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鼻眶筛区骨折区域,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解剖分离出内眦韧带断端,探查眶内侧壁,先行眶内侧壁及中央骨段植骨重建,修整固定植骨块,再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取骨术、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11334 | MarkowitzⅢ类鼻眶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并发症、伴随症加收) | 单侧 | 227.7 | 指鼻眶筛区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内眦韧带移位的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后,经鼻根部切口入路,切开翻瓣,显露鼻眶筛区骨折区域,保护泪囊和鼻泪管系统,解剖分离出内眦韧带断端,探查眶内侧壁,先行眶内侧壁及中央骨段植骨重建,修整固定植骨块,再用丝线或医用金属结扎丝缝扎内眦韧带断端,将线(丝)另一端固定于重建后的眶内侧中央骨段上,调整线(丝)的松紧度以复位移位的内眦韧带。处理术区,完善止血,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手术需使用微动力系统。不含取骨术、鼻泪管系统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骨模型制备、口外重建板预成型。 | 京医保发(2019)9 | |||
320163 | 气管插管 i-b | 只 | 150 | 京医保发(2019)9 | ||||
320263 | II类错(牙合)矫治器 美国 3M UTTEK COEPOEATIOH | 套 | 850 | 京医保发〔2021〕35号 | ||||
320277 | 托槽:TIP陶瓷托槽3-3 | 套 | 2835 | 京医保发〔2021〕35号 | ||||
320278 | 托槽:TIP金属托槽 | 套 | 1609.9 | 京医保发〔2021〕35号 | ||||
320314 | 金属正畸托槽 Mini Uni-Twin Sondhi | 套 | 2372 | 京医保发〔2021〕35号 | ||||
320762 | 定制式矫治器 invisalign system-comprehensive | 套 | 16200 | 京医保发〔2021〕35号 | ||||
320763 | 定制式矫治器 invisalign system-moderate | 套 | 14800 | 京医保发〔2021〕35号 | ||||
320764 | 定制式矫治器 invisalign system-lite | 套 | 13500 | 京医保发〔2021〕35号 | ||||
320765 | 定制式矫治器 invisalign standard | 套 | 14200 | 京医保发〔2021〕35号 | ||||
321535 | 托槽 3M Mini Uni-Twin 金属托槽单配 | 个 | 110 | 京医保发〔2021〕35号 | ||||
322040 | 种植体(bicon)4.7mmD, 10mmL, 4.5mm平台 | 套 | 5700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41 | 种植体(bicon)2.5mm柱 4.0mm x 8.0mm 种植体 | 套 | 4078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42 | 种植体(bicon)3.0mm柱 4.5mm x 8.0mm 种植体 | 套 | 4078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43 | 种植体(bicon)3.0mm柱 6.0mm x 8.0mm 种植体 | 套 | 4078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44 | 种植体系统(bicon)2.0mm柱 3.5mm x 8.0mm 种植体 | 套 | 4078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46 | 种植体(bicon)2.0mm柱 3.5mm x 11.0mm 种植体 | 套 | 4078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47 | 种植体(bicon)3.0mm柱 5.0mm x 8.0mm 种植体 | 套 | 4078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48 | 种植体(bicon)3.0mm柱 6.0mm x 5.0mm 种植体 | 套 | 4363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49 | 种植体(bicon)2.0mm柱 3.0mm x 8.0mm 种植体 | 套 | 4363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50 | 种植体(bicon)3.0mm柱 5.0mm x 6.0mm 种植体 | 套 | 4363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51 | 种植体(bicon)3.0mm柱 6.0mm x 6.0mm 种植体 | 套 | 4363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52 | 种植体(bicon)2.0mm柱 3.0mm x 6.0mm 种植体 | 套 | 4363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53 | 种植体(bicon)3.0mm柱 4.5mm x 6.0mm 种植体 | 套 | 4363 | 京医保发〔2023〕6号 | ||||
322054 | 种植体(bicon)3.0mm柱 5.0mm x 5.0mm 种植体 | 套 | 4363 | 京医保发〔2023〕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