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加强我院计算机网络和管理之我见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03-02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电工班 王戈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时代的构成不仅仅是众多的计算机和复杂的网络结构,数据量、信息资源揭示与利用的深度和管理水平,已成为信息时代新的特征和衡量信息技术水平应用新的标准。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时代像现在一样,信息资源以如此巨大的加速度飞快地膨胀,其重要性更不可同日而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群的快速发展,硬件应用的障碍大为减少,为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建设和开发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1、口腔医院网络建设的总体发展历程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世界网络建设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发行书刊机读目录LCMARC(后更名为USMA-RC)起为象征,开始了文献资源电子化的实践。继而出现了DIALOG检索系统、MEDLINE数据库以及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雏形。此时我国计算机的应用还处在萌芽状态。

  第二阶段,开始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以CD-ROM光盘和局域网在图书馆的应用为契机,网络资源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各种电子化信息产品大量涌现,尤其是文献型数据库的建设蓬勃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OCLC第一检索服务拥有的数据库达60个左右,它们涵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等,有文献目录、摘要、全文和馆藏图书的标识符,涉及书籍、期刊、会议论文、汇编等。这一时期我国的文献资源建设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进步,产生了大小不等的上千个数据库,实现了由引进国外光盘数据库到自行研制开发的转变。

  第三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伴随着数字化概念的出现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进入了数字化发展阶段,网络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得到广泛的认同。全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系统(CALIS)计划启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动工,全国科技文献资源中心建设开始实施,万方期刊数据群上网等。该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越来越多载体形式的文献逐渐被数字化,不论是印刷文档、手写稿,还是电子文档、音像文件等,数据库建设朝着数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出现了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采集等新的信息技术概念和信息数字化处理方法,逐步形成了大数据量存储和管理模式,如清华同方光盘集团推出的“机构知识仓库管理系统KD3.5”,超星数字化公司推出的图文资源数字化PDG技术,书生之家推出的全息数字化技术等,从各角度实践了各类文献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加工整理、编辑处理、数据存储等。3)数字化文献保存和显示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是采用扫描录入方式将文献或图片资料按原貌逐页存储为图象文件;二是以文本方式存储文献内容,辅之以全文检索系统构成全文检索数据库。以多媒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光盘大量涌现,全文检索系统日益普及。如美国国立图书馆的“美国的记忆”项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4)文献资源建设由个体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着眼于全球性的资源布局和利用,如日渐壮大的OCLC等。

  我院网络资源建设远远落后于上述整体的发展建设步伐有些部门甚至在网络上还是空白:如我院器械库房、总务库房资料库的网络化建设还没有实现,与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工作上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医院的无纸化办公网络也没有覆盖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许多医院的要求、通知等情况多少人都不知道。究其原因:疏松离散、基础薄弱、经费来源匮乏的建设状态,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数据库规模、数据加工程度、数据库种类和服务功能等均不能满足医院的需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创新意识与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2、数字化建设的设想与建议

  资源建设起步晚,但不能再起点低。我认为:如果能在医院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下,有效地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建设经验,加强宏观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形成全院各科室协同参与,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的建设局面,就一定能缩小资源建设与整体发展的差距,共同做好做大我院的“规模”,在未来网络化和信息化特殊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鉴于上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我就可能实现的部分,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2.1规划和构造医院的局域网资源中心的基本框架,建立数字化管理的组织机构

  首先,在原有网络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和构建中心的基本框架。数字化建设项目由医院立项,由院办、总务等科室总体负责协调管理,包括选择人员,制定要求,审核具体的细节,组织专家和用户评估成果等。大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网上人才的招聘和宣传。虚拟中心建设的目标是用数年的时间,以高质量的数字产品形式、丰富和集中的学术收藏。选择那些在医院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具有深刻历史或纪念意义、至今仍有应用价值的各类文字记录、图片、照片、绘画、录音、录像等,均应以数字产品形式有所反映。该中心最终应形成集医院信息资源之大成,借助网络向全市、全国、乃至世界宣传我院的窗口,成为外界认识和学习我院的远程学术资源中心,要让全球所有的读者能够任意从自己所在的地点接触到对他们来说重要而极有意义的、全面的牙科知识信息。

  每项数字产品最终收藏形式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集中型管理,如全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模式。它是在全国建立等级保障体系,按学科设立几个中心馆,数字产品集中存放,资源共享。该模式的优点是各成员科室不必都具有大容量的服务器和始终畅通的联网条件。不足之处是由于数据集中管理,参与维护起来较为不便;其次是中心的技术要求很高,压力较大。二是分散型管理,以各项目成员所在为产品存放地,以网络为基础,互联共享,如OCLC模式。这一种模式突出各科的资源特色,能有效地提升各科主页的点击率和扩大影响,且便于数据维护。不足之处是由于各地的软、硬件基础不均,部分科室可能无法提供服务。我倾向于后一种管理模式,它更符合当前和未来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2.2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不断优化数据转化模式

  选择恰当而先进、便于网络传输的信息技术是资源建设的前提。但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论从人力和物力,我院均无自行研制开发应用软件的必要。因此,学习和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才能不断优化建设模式。目前实现数字化转化必须应用和学习的技术包括:

  (1)数字化转化技术:包括各种载体文献输入、版面还原和图象压缩、转换技术等。

  (2)数据加工和处理技术:包括数据的自动技术、多语种处理技术、简体和繁体数据库转换技术、不同信息源的处理技术等。

  (3)存储和管理技术:包括文本、静态图象、动态图象、地图、录音资料等的存储技术。

  (4)数据采掘技术:即高层次的数据获取和收集技术。包括采掘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5)数据仓库技术:高层次的数据存储管理技术,其基本特征包括:数据量巨大,可达GB或TB级;数据按主题归类;数据具有集成性;数据具有稳定性和一定的时限性。

  2.3选取和制订各种标准,为规范、规模建库打下良好基础

  资源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将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后建成各种类型数据库的过程。因此在建库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和充分利用各种正式标准,争取做到兵马未动,标准先行。即使少数不是严格按标准格式进行组织的资源库,也必须考虑对数据项的充分描述,在建库时留有余地,并对以后的数据转换与衔接留有灵活的接口。

  通过全院计算机的网络办公,才能结合现代管理,科学管理,推动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的水平。许多实践表明:管理技术的现代化,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和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发展与人们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才能提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才能提出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才能提出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才是全新的管理理念。

  我个人认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开发人的潜能,释放其潜藏的能量,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尊重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当他被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也就是提高医院的生命力。如何增强医院的合力,把医院建设成现代化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人,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去创造医院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