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口腔医院欢迎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及其管理浅析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03-0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教学办公室 王建滨

  [摘要]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意在推广和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使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学术活动、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含义、必要性、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口腔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情况,并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学分制管理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继续教育学分制是把繁杂的教育、学习、撰写论文、科研设计、科研成果等多项可以提高和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方法折合成学分以量化的数据进行统计,直观地反映出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继续教育和提高科技水平情况。事实证明学分制有力地推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情,促进了专业技术的提高,同时也为管理部门考察和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情况和业务成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口腔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民群众对医疗技术水平和卫生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更新知识,在加强医德医风修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能使医务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学术活动、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要实现继续医学教育的既定目标,就必须加速继续教育活动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

  1.继续医学教育简介

  1.1 继续教育的含义

  对于继续教育的含义,世界各国的规定或认识有所不同,一般认为:继续教育,通常是指大学后成人的再教育,在我国,通常指大学后在职的或不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它既包括受过大学正规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学毕业后接受的再教育,也包括未经大学正规教育,通过自学和社会实践达到大学学力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学习。其意旨在使受教育者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职业能力,连续开发智能,特别是开发受教育者潜在的创造力,提高和完善职业道德,增强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并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它贯穿于大学后整个人生生涯和职业生涯[2]。

  1.2 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继续教育是新时期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是科技迅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教育迎接世界挑战的必要形式。21世纪是以发展为主题、以知识经济为特征、以人才为核心的新世纪。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最强音。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工作者要适应并跟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除了客观条件外,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教育思想必须更新,教育方法亦应相应改变,应把一次性学校教育转变为阶段性分专业的终生教育。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特别是西方国家明确规定医生平均每年至少学习30天,否则不能继续行医[3]。我们国家也要求医学专业人员每年修够25学分,否则会影响其职称的晋升。

  “医疗是医院的今天,科教是医院的明天”,通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执行,主办单位提高了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培养和锻炼了队伍。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执行,可以使医务人员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4]。

  作为三级甲等医院,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工作,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并且还要带动其它医疗单位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和推广,许多医学信息不断普及,先进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医疗体制不断改革,医学模式不断转变,都迫切需要医务人员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作为高校附属医院,继续教育的对象身兼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工作,既需要有过硬的临床实践经验,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这就要求他们既不能长期脱离临床,又要注意知识更新[5]。

  1.3 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

  20多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有了很快的发展,大体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萌发阶段、停顿阶段、恢复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6]。

  继续教育于1979年引入我国,虽然在此前我国也有发展技术教育、职工教育、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其中孕育了继续教育的内容,但没有按继续教育的思路形成系统和规模,人们的重视程度也不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以其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实际需要,教育方式灵活多样,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和投入小、见效快、收益大等特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由衷欢迎。我国继续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很大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

  1.4 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们的继续医学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继教体系。继续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教育对象也各不相同,我们应该区别层次做好各级各类人员的继续教育,也就是说继续教育要有针对性,才能体现出其优越性。对于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应着重进行三基训练,开展临床教学医疗实践和自学,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对于具备较强工作经验、知识储备丰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要求他们专业定向,专题知识更新,积极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积极与国外合作科研,掌握学科前沿知识,组织下级医师开展医教研工作[7]。

  我们应拓展视野,把与国内兄弟院校及国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交流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比如我院与日本鹤健大学、新知大学及东京大学齿科学院建立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定期互派人员进行合作,并将这种与国外交流纳入继续教育整体规划,组织回国人员汇报成果,注意在走出去的同时也注意请进来,大力推动我院继续教育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1.5 口腔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重视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技能训练,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必要。构建我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体系的几点设想:根据我国继续教育的情况来看,应从三个层次抓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第一层次是加强口腔医学院系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二层次是加强省市级口腔医学医教研单位人才队伍的建设,第三层次则是加强基层口腔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能力[7]。

  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学继续教育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毕业后教育,指从大学毕业从事口腔医学工作到取得本专业中级职称,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本阶段应着重进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基本素质的强化和培训;第二阶段指取得本专业中级技术职称至取得副高级技术职称阶段,此时应着重对主治医师进行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和教育,通过继续教育,使其逐步具备相应的专业实践理论、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教学能力;第三阶段为取得本专业副高级技术职称至取得正高级职称阶段,此阶段的学习在于掌握学科前沿进展和最新动态,引进或开展重大新技术、新项目,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和重大技术问题,具备本专业较高层次和较稳定的研究方向;第四阶段指取得本专业正高级职称后的终生学习,通过继续医学教育要求在专业上自我拓展、深化专业研究方向,掌握专业尖端技术,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发展方面跟上国内外最新进展,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并进行本学科新技术、新疗法的学习、掌握和推广,成为学科发展的建设性、指导性人才[8]。

  1.6 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

  2.1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意义

  知识的快速更新,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竞争的日益加剧,都使医学教育观念正由传统的一次性教育观念向阶段性终身教育观念转变,形成了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组成的医学教育之连续系统。继续医学教育是整体医学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教育,因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9]。

  管理是有效地发挥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效能的活动,管理者就是利用其智能和权力,对组织进行有效运作和决策的人。国内外科技事业的发展,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都充分证明高效优化的管理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生产力,因而科研管理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关键在于管理者的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10]。要搞好医学继续教育,应构建多种继续教育类型,实行多元化教育模式,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健全管理体系。

  2.2 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制管理

  2.2.1 继续教育学分制的有关规定

  继续医学教育自1996年在全国普遍开展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确保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等问题也就被显现出来,成为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目前,我们国家规定对于继续教育的管理普遍采用学分制,每个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每年的继续教育学分必须达到25分。

  按照学分制管理规则,继续医学教育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包括经有关专家论证,由卫生部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查批准的项目和由卫生部直属院校、中华口腔医学会总会举办,向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专项备案的项目以及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参加此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人员按项目的级别、内容和学时授予Ⅰ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而且明确要求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至少要获得此类学分5-10分。第二种类型包括各种自学、进修学习、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或区县级科研成果奖、出版医学著作以及由医院(或院、系、所)所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有关文件规定对于参加此类继续医学教育的医技人员授予Ⅱ类学分,要求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每年要获得此类学分15-20学分。

  2.2.2 继续教育学分制的特点

  学分制本来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作为计算学习分量的单位,用以衡量学生学习量的大小和质的高低。在高等学校,学分数只反映学习的量,而质的反映是通过考试成绩的高低换算成相应的绩点来实现的。每门课程按课时的多少来记载学分,一般在一个学期中,理论课每周一节课为一个学分,实验、实习课每周2-3节课为一个学分,学分的分类按必修课和选修课来划分[11]。

  学分制管理制度,具有学习期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质量评定的综合性、成绩考核的变通性等特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的执行,能使医生从不自觉到自觉,主动要求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实施学分制既可以发挥教师个人的业务专长,实行因材施教,也可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发展个人兴趣,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2]。

  继续教育学分制是把繁杂的教育、学习、撰写论文、科研设计、科研成果等多项可以提高和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方法折合成学分以量化的数据进行统计,直观地反映出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继续教育和提高科技水平情况。事实证明学分制有力地推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情,促进了专业技术的提高,同时也为管理部门考察和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情况和业务成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学分制管理仅是一种手段,最终是要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与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申请临床专业学位挂钩也是为了有效地促进该项制度的落实。医院应避免为完成任务而被动执行的状态,要重视评分所揭示出的问题,把学分与个人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才能保证制度健康、稳定、持久地运行[13]。

  实施继续教育学分制的前提是领导重视,包括加大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人才的培养, 如我院将临床科室收入的2%作为继续教育专项资金,给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强化管理是实施继续教育学分制的保证,实施继续教育学分制是提高口腔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继续教育与学分制结合,能调动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并将能使他们自觉地把继教贯穿到整个职业生涯中,使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继教的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14]。

  2.3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

  ICME是由北京健康在线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专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而设计的管理系统,于2000年推出1.0版,今年已升级到2.0版。本系统是集纪录、管理、统计和申报为一体的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力度与效率,并能够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继续教育开展的情况。我院于2003年开始使用该系统,并于今年及时升级到了2.0版。

  ICME由继续教育IC卡、手持式IC卡读写机(POS机)、联机式IC卡读写器、统计管理软件、数据中心组成。该系统相对于过去的手工统计有许多优势,主要解决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管理、统计及上报三个环节的问题,初步实现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大大提高了继续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使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向统筹、策划等高级管理层面发展。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易于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或杜绝了违规操作,易于统计和交换数据,使数据的远程交换变得非常简单,各个单位可定期将本单位举办的活动记录上传到本地的数据中心,继之将中心的数据下载到本单位,非常有利于当地的卫生管理部门进行数据的掌握,并可以在任意时间做各市级单位的比较,形成继续医学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模式[15]。

  2.4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执行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只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知识结构合理、业务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向患者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作为高等院校,我们既要注意对外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也要注意提高本院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补充在校学习之不足,开拓知识面,促使受教育者用已掌握的知识深入了解与临床问题相关的知识,增强其工作能力。除项目类的培训班、学习班之外,对于全院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共同掌握的知识,举行全员大讲座;而各专业科室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则采用科室小讲座的形式,使大家各取所需,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我院及重点专业科室的辐射作用,既注意对院外人员的继续教育,同时也对各种综合科室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注重实效,及时推广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大力提高全院各科室的整体水平。

  按照有关继续教育规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卫生技术人员获取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学分的主要途径。经审批通过的国家级和市级项目数量的多少,是一个单位、学科及学术团体在全国、全市学术地位的体现,因此各医疗卫生机构、学术团体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申报高水平的项目,为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多做贡献。成功地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加强对外交流、展现自己形象的难得机会,对促进本单位学术水平的提高及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项目举办的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项目主办单位的声誉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按现有规定,申报国家级或北京市市级继教项目内容的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项目负责人的学术水平、教学及组织管理能力;项目名称是否准确、新颖;项目内容是否符合“四新”(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三性”(即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16]。近十年来,我院成功地申报和举办了继续医学教育国家级和北京市市级项目数十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推广了口腔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了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锻炼了队伍,同时也提高了本院在国内同行中的声誉和影响力。

  2.5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与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相对于学历教育来讲还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毕竟是一株幼苗,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的地方,就我院实施继续教育管理几年来的情况看,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和方法仍有待完善。

  2.5.1 口腔专业技术人员获取继续教育学分的途径

  我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继续教育的管理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督促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年内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达到学分25分、75学时,另一方面全院还要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和北京市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十余项以及数量不等的院内自管项目。从年底全院继续教育学分统计结果来看,专业技术人员获取继教学分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参加各种国家级和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班,而自学及书写论文等得到的学分数量并不多。

  目前对继续教育学分类别的规定不尽如人意,要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制能通过参加各种国家级和市级继教项目,而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科内学习及自学等只能获得Ⅱ类学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现行的学分分类、分级和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不相称,比如完成一篇高水平的论文需要的时间、知识、能力和精力远远大于参加一次继教学习班,但只能得到二类学分,且分值较低。在我院不同级别职称人员获取继续教育学分存在明显的差异,高职称人员的学习机会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书写论文相对较多,他们很容易获得足够的学分;而低职称者机会少、临床工作任务繁重,要达到规定的学分则较困难。

  2.5.2 实施继续教育学分制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继续教育学分成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后,学分的统计工作显得重要而敏感,因此要严肃认真地把好关。目前,我院已将继续医学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加大了资金投入,把各科收入的2%作为继续教育专项资金,并大力宣传继续教育管理力度,让全体职工真正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使得各类技术人员具备了参加学习的实际问题。

  不同职称和不同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要通过继续教育进行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为了确保继续教育学分评定结果的有效性,真实反映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成果,必须保证学分与本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数量、能力、水平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各科室管理者认真分析各类学分的构成以及各类学分所占的比例,在安排人员参加继教项目时考虑科室的实际需要,真正起到通过少数人参加继教学习而全面提高全科室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各科室重视科内学习,针对科室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讲座,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于本院每年举行一定数量的国家级和市级继教项目,各科室应根据需要尽量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参加,这样既节约了经费又可以使更多的人参加学习并得到继教学分。

  总之,继续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旨在使受教育者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职业能力,连续开发智能,特别是开发受教育者潜在的创造力,提高和完善职业道德,增强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并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继续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对继续教育的管理就是要通过主办继续教育项目来推广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而就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者来说则是采用学分制的形式将参加培训班、研讨班、学习班等继教项目以及其他方式的继教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今后,我们应更加充分地发挥继续教育管理的调节作用,强化管理,既不能只为得学分而参加各种班,也不能不重视继续教育,而应按需学习,真正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胡瑞卿. 继续医学教育学术活动管理工作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2003,17(3):6-7

  方家银,姜振铎,贺东辉编著. 继续教育发展论[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1-15

  胡建华. 口腔临床进修人员素质分析及继续教育[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 12(3):239-240

  胡天佐,罗钢,吴仁友,等.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J]. 继续医学教育,2002;16(5):11-14

  张红. 高校附属医院科技人才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2(4):227-230

  方家银,姜振铎,贺东辉编著. 继续教育在中国[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1-9

  张铭,李东,贺建军,等. 新时期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 西北医学教育, 2004,12(6):472-473

  李诗佩,冷贵兰,顾红晖. 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的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3:33-39

  许廉,蔡永葆,王燕燕,等.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J]. 继续医学教育,2004;18 (3): 11-13

  梁勇,高洁. 浅谈医学科研管理者的继续教育[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2,15(2): 125-127

  周东海主编. 医学教育管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54-259

  张彦通,刘春生,张有声. 实施学分制,推进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02,(4):13-15

  柏涌海,金琳,国强.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的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3):23-24

  邵宏,聂春玲. 继续护理学教育与学分制管理[J]. 淮海医药. 2000,18(增刊):65-65

  孙巧妹,张桦,陈跃虹,等.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浅论[J]. 继续医学教育, 2005,19(8):22-23

  申翠华,尉真,房兆国.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J]. 继续医学教育,2004,18(3):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