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浅谈老年门诊患者的就医心理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03-0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老年口腔病科 赵宝荣

  老年科成立近三年了,我们诊治了近五万的老年患者,医患之间,护患之间,在我们共同与老年口腔疾病抗争的途中,充满了欢乐与笑语,也掺杂着苦涩与艰辛。我们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医院的不同科室,有的大夫已经工作了三十几个年头,在从医的路上,最能够造成医生困惑的不是那些难医的疾病,而是让你遇到那些已造成心理残疾的患者,使得我们治疗口腔疾病的同时,首先要治疗患者的心理疾病。

  美国一位资深的心理医师曾经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存在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绕于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的事实证明,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也已切实地感到,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医患关系,人们精神上的抑郁,恐慌,焦躁,自私,退缩,悲观等等,同时我们还感到一些迷惑难解的问题确实存在。

  门诊是病人的就诊场所,是病人接触医院的前沿阵地,也是最容易引发各种矛盾的第一线。病人到医院求治,从挂号,分诊,到医生检查、治疗、化验、拍片等等直至最后取药离开医院。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由于程序复杂、环境生疏、患者口腔疾病的痛苦、专科医院的分科较细,常使病人产生较复杂的心理反应。任何一种不良的刺激均可引起病人的情绪变化。因此,门诊医护人员掌握不同门诊病人的心理状态,是做好门诊工作的重要保证。了解老年患者在门诊候诊和到诊室时的就诊心理,是维护医疗安全,保障医疗质量重要环节。

  候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候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焦虑感甚为明显。表现为焦躁不安,急于就诊。特别是那些病情较急,“自我诊断”不清,又有一个或几个儿女跟随的老年患者,就诊心情更加迫切。在候诊过程中常常表现为坐卧不宁或来回踱步,不断询问就诊的号码,不时地在门口观看医生诊疗过程,或遇上和自己疾病相似表现的病人,便急于知道诊断结果,诊疗过程长短或如何收费等等。他们往往喜欢“偷听”或“偷看”诊疗过程,以探听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有的病人还喜欢插队就诊,因而引发与其他病人的争吵。

  2.挑选医生,以求高明。候诊病人有初诊和复诊之分,初诊病人出于对自己疾病的知之甚少,希望得到经验多,技术好的医生诊治,候诊时希望护士将自己的病例送到那些年长、两鬓斑白、态度和蔼可亲的医生面前,见到上述医生便似乎病去三分。复诊病人对病情了解较多,对医院诊治过程比较熟悉,他们一方面希望继续得到熟悉医生的治疗,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再会去找一个不熟悉的或年长的医生诊治或检查,以验证前一位医生对自己病情诊治的是否正确。

  就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表现为:

  1.祈求心理:就诊时祈求医生对他进行全面检查,给予正确治疗。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病人能够顺从地接受检查与治疗,他们往往叙述自己的患病经过极详,还会叙述那些与牙病无关的枝节问题,如:受到老伴或子女的指责,与邻居吵架、生气等等,以期望得到医生的重视。若医生不耐心听他的倾诉,便会产生自责与不安心理;若医生不耐烦地打断他的陈述,还会导致医患之间的隔阂。如果医生在诊治过程中有什么不足,就会成为医患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2.紧张不安心理:当病人终于得到就诊机会时,心情会感到十分紧张,由于医生一副冷面孔的的不断询问,他们诉说病情往往不知从何开始或叙说的杂乱无章;若见到医生的作厌烦状,更感到惊慌与不安,生怕得罪医生和错过就诊机会,有的对医生的问话也会显得答非所问。

  3.恐惧心理:特别是那些早年曾经有过痛苦的诊疗经历的病人,再来口腔科就诊,往往会感到十分恐惧。日本内田安信教授分析东京医科大学口腔科的病人,发现有 15~20% 患者患有口腔心身病。据统计:患有牙科畏惧症(钻牙和拔牙疼痛)占22% ,因此,牙科畏惧症是口腔科门诊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约 80% 以上的患者对牙科治疗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紧张心理,约有 5~14% 的病人由于害怕逃避牙科治疗。

  对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1.候诊病人:

  (1)进行初步分诊,使病人尽快进入诊室或经过初诊检查后尽快拍取X光片、做一些必要的化验检查,如高血压病人给予血压测量,糖尿病病人给予必要的血糖检测等,以稳定病人的情绪。病人如能得到护士的指引和关怀,便会有宾至如归的愉快感和安全感,焦虑心理就会减轻。候诊区里的宣传画和健康咨询,也会减少病人候诊时的焦躁不安心理。

  (2)维持就诊秩序,使医生有一个安静的诊治环境,保证医生集中精力,提高诊治效率。对于复诊病人,要尽量安排原诊治医生诊治,使治疗具有连续性。对曾在多处就诊的病人,要细心询问在其他医院的诊治过程,必要时要经过拍X光片检查,以便缩短病人的诊治时间。

  (3)护士要注意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变化,特别是那些患有全身疾病的老年人。对年老体弱,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要给予优先照顾和及时诊治。

  2.就诊病人:

  (1)首先要了解老年口腔病患者共同特征:

  ①随着年龄增长,全身组织器官功能走向衰退(如:心、肾功能,血管老化等),机体的耐受力降低。

  ②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共存( 60 岁以上人群中, 50% 以上机会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

  ③病程长,病情重,治疗相对复杂(牙冠磨损,咬合高度、牙龈高度降低,牙体修复、义齿修复难度增加)。

  ④精神障碍及累加负性情绪。调查表明: 57% 对生活失去兴趣; 52% 有孤独感; 44% 有衰老感; 43% 心理负担为经济困难; 34% 就医难; 29.5% 无人照顾。

  (2)把握老年口腔门诊病人的心理状态(五种需要):

  ①无痛需要

  口腔病的治疗操作常伴有疼痛,由于存在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个人的创伤性牙科经历:困难的拔牙,剧烈的牙疼,痛苦的钻牙等),部分老年人往往对“无痛”的要求特别高,一些高龄老年人甚至要求绝对无痛。医护人员在接诊老年患者中,特别是患有牙科畏惧症的老年患者,要首先学会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不仅要针对“病”而且要针对“人”。因此,治疗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操作的复杂性和医生的熟练程度,而且取决于病人的心理状态。

  ②安全需要

  由于老年人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功能减退,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独立活动能力下降,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和自尊心降低,表现出精神紧张,烦躁,抱怨,畏惧,焦虑等心理,往往对治疗中是否会出现交叉感染;药物的毒副作用,术中的意外和术后反应等,产生疑虑,若不能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患者就会长时间持续处于焦虑不安的警觉状态。

  ③安抚需要

  老年人有一种渴望他人同情,安抚特殊心理。由于其心理的承受能力下降,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希望医护人员和亲友对自己和颜悦色,体贴入微,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医护人员的言行不仅要得体,而且要恰到好处,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夸夸其谈。

  ④信息需要

  一些老年人在诊疗过程中要求掌握与自身疾病有关的知识,了解医生对自己疾病的治疗方案和处理程序以及必要的费用,甚至需要了解所在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诊疗能力等。

  ⑤尊重需要

  因为老年人口腔疾病本身具有病程长,病情重,治疗相对复杂的情况,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特别关注,能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享有周全的医护照顾。医生要维护病人的自尊心,热情相接,以礼相待,要面带微笑耐心倾听病人对病情的诉说,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谈话,并在尽可能的时候给予善意的引导和满足病人的要求。对老弱病残者要给予必要的扶持,对需要做其他检查项目要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检查的理由。医生应主动以和蔼的口吻耐心询问病情,并作好记录。

  四.构建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愈加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避免医源性创伤,提供优良满意的治疗。

  2.诱导病人克服自我紧张心理,悉心倾听并理解病人的不愉快经历,耐心讲解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介绍新的牙科诊疗手段等,应用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解除病人的紧张心理。

  全心全意,一丝不苟。老年人常因患有多种疾病,行动迟缓或受限,加上还有负性情绪,经济困难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要求医护人员要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强烈的爱伤观念,关心、体贴老年病人,视病人如亲人。

  接诊病人热情,治疗病人认真,解答问题耐心,对待病人关心。进出诊室要微笑服务,上下椅位要搀扶一把。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轻声细语感情交流,赢得老年人的欢心与信任,有助于医疗效果的提高。

  5.心理护理与卫生宣教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心理学理论,以良好的互换关系为基础,通过与老年患者的交往,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

  (1)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配合治疗的基本保障,护士语言的有效应用,是心理护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语言的艺术性,这是心理护理服务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径。

  (2)加强角色的换位思考,医护人员在掌握患者的就诊心态和需求后,要把自己置换到患者的位置,充分理解患者的情感,抚慰患者的病痛,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护士与患者冲突的发生。

  (3)注重语言修养,对患者说话时要有称呼,有礼貌,有区别,有分寸。十分耐心,百问不厌。在为患者提供指导和咨询时,不宜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而应该按照统一制定的规范化语言,以免患者在接受信息时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

  (4)擅长非语言沟通,在患者整个就诊过程中,要把微笑带给每一个患者。特别是有些患者耳朵有残疾时,全靠护士的面部表情、举手投足来传递和沟通信息。

  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

  北京市在2006年10月召开的老年工作会上报道了最新统计的数字,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22.3万人。假设有10%的人患有牙病,我们现有的力量也仅能为一个人看上一次一颗牙,再加上北京周边地区的老年人口,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群体,无疑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对精神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引起了对老年人需求状况的关注,精神慰藉和精神养老已提上日程。

  许多曾接受过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人士都深有体会地认为,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最美妙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它能使人的心理获得突然面对平原和高空那样的豁然开朗,神清气畅与舒适平和的感觉,还能促进人的理解力和进取心使人变得善解人意,充满激情。这种对人们心理的调试与保健,在欧洲被人们认为是最高级的按摩形式,并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有这样一句深入人心的名言:“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次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明确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和谐理念。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而今,医患关系却遭到危机,医生接诊怕患者找茬,患者就医更怕医生不负责任。双方戒备猜忌,不仅失去了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更何谈共御疾病这一顽敌。

  现在大多数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只是用传统医学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医务人员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以致造成患者对医方不信任,不主动配合,使医生了解不到患者真实的心理和思想状态,以致影响治疗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层次的提高,人们已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医疗和护理。

  今年七月在南京举行的“医学人文学使命高峰论坛”会上,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在当前尚无特效办法化解医患矛盾的形式下,努力提高社会大众和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是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一剂良药。专家指出:全社会都应提高人文素质。当前医学模式已经发生转变,患者也应该用社会、生物、心理模式来看待医务人员。作为医务工作者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理解体会病人的疾苦,才能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解忧,才能想方设法为病人减轻负担。

  因此,我们要补上人文知识课程,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病情,还要尽可能关心病人的心理问题,要与患者一道用心沟通,早日让医患关系回归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