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如何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的思考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03-0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预防科 韩永成

  当商界提出顾客是上帝时,其他行业包括医务界也机械的把这一理念引进本行业,提出“病人是上帝”。

  汉语词典对“上帝”一词的准确解释是:我国古代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基督教指的是宇宙万物的创造着和主宰者。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病人显然不是“上帝”,因为在病人与医生之间不存在谁主宰谁的问题。面对疾病病人与医生的立场、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相互配合战胜疾病,是一种互助的关系。如果说病人是上帝,那么患者和医生的立场、目的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到了医院患者不要把自己当上帝,因为你不是上帝;作为医院、医生和护士也不要把“病人是上帝”挂在嘴边上。因为病人到医院来不是找当上帝的感觉来的,是请医生、护士帮助自己治愈疾病来的,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不能等同于商家与顾客的单纯的“消费关系”。不能简单的把一些企业管理学中提到的“第一、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如果顾客错了,请参照第一条”。这种企业自律的要求,机械的搬到处理医患关系中来。

  不提“病人是上帝”,那是因为病人不是上帝,医院也无法满足病人的所有要求。但作为医院、医生、护士以及在医院工作的所有人员,想方设法为病人提供力在所能及前提下的最好的医疗条件、最好的就医环境、最好的精神面貌及最能善解人意的语言等人性化的服务,才是医方要考虑的事情。

  尤其是舆论的导向,不要将病人引导到,进了医院“我就是上帝”的错误理念中。

  一、医患关系决定病人不是上帝

  有人将医患关系视为消费关系,用一般的消费理念理解医患关系,处理医患关系,由此引进了“病人是上帝”的观点。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很明显医患关系不是商家与顾客的关系,病人到医院来看病,也不是一般的消费者。商家与顾客的的消费关系的前提是,双方是自愿的,商家可以选择性的为某一群体的顾客提供服务,顾客也可以选择购买某一商家品牌的商品。双方可以自由选择,是一种完全平等的自愿,商客之间在法律上是完全平等的主体。自己不愿意亲自到商家购买某一商品时,还可以委托第三人帮助购买。同样,商家不愿意卖给你时,也可以说“没货”。消费者购物是为了满足享受,商家则是为了追求产品利润的最大化,双方的利益是对立的。所以,商家把消费者视为“上帝”,也是很自然的。

  但是,医患之间与上述关系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不是病人什么样的病,任何一个医生都必须给治,因为医生还要分专业;也不是什么样的病医生都必须治好,因为每个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整个医学科学发展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

  现实中医患关系大体上分为三种:第一种,主动与被动型的医患关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医生的权威性是勿容质疑的,医生是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的主导者病人处于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被动地位。病人对医生的诊疗行为不会有任何异议,是严格遵照医嘱型的。第二种,指导-合作型的医患关系。病人患病后主动找医生,寻求医生的帮助。此时,医生虽仍有一定的主动性,但病人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以配合医生的治疗,由于病人对虽提出各种问题,但医生的意见仍具有权威性。病人最终仍然是以听从医嘱为特征。第三种,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在控制和治愈疾病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医生的诊疗水平,还需要病人积极主动的合作。比如对牙周疾病的控制,医生的治疗水平再高,病人就是不刷牙,不良的生活方式就是不改变,疾病仍然很难控制。

  无论哪一种医患关系,都看不到一点点病人主宰医生的关系,没有病人是上帝的影子。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讲“病人是上帝”呢?不如实事求是的对病人讲:在控制和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医生尽职尽责的诊治,同时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医患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

  目前,社会舆论导向很容易加剧医患矛盾,不利于病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就医,也不利于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积极进行科学探索。最终影响的还是整个医学的发展。

  二、医患之间要交流。我认为“病人不是上帝”,并不是说“医生就是上帝”,

  恰恰相反,由于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医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医生更有责任和义务向病人介绍病情,讲解防病知识,在缓解医患矛盾中医生的责任更大。与病人得当的交流本身也是增进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但是在交流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态度要温和,语言要自然,不要让病人感到生硬、呆板,好象在完成一个程序化的内容。

  2、要学会听病人说话。当病人叙述病情时,医生要认真倾听眼睛要看着病人,不要东张西望,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尤其不要轻易打断病人的话。病人往往担心医生不了解自己的病情,愿意讲的详细一些,而医生觉得凭着自己的经验听病人说一两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特别是后面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的情况下,很容易就打断病人的话,这种情况下,即使不会发生误诊,病人对医生诊断是否正确已经存有疑义了。

  3、要学会换位思考。如何才能让病人满意?最好的方式就是“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病人,我希望医护人员能给我什么样的帮助。如果不是舆论导向发生问题,绝大多数病人对医生都是很尊重的,来医院就诊的目的都不是为打架而来的。

  4、交流内容要得体。

  三、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是多方面的。

  纠正医患错位,强化服务意识。医疗活动中存在服务不到位,缺乏人情味的现象,根本原因是医患关系存在错位,部分医护人员高人一等的思想根深蒂固。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承认自己是服务者,自觉树立以患者满意为标准的观念。

  既要重视疾病,更要关注人。医疗服务对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接受服务时,其心理、生理及思维方式与正常人有一定差异。因此,我们必须从观念上由单纯重视疾病转变到重视整体人上来,在为患者治病的同时,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尊重其情感,人格及隐私。

  我们要针对患者心理,有的放矢的加强人文关怀,自觉实施全面告知制度,重视并善于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疑虑,让患者尽量能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和原理以及愈后状况等,充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从而使其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让患者尽量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如有两种以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我们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传统的窗口服务向全员、全程的人性化服务转变,不断营造医院的服务优势。